
涉密场所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允许使用音频、视频设备和无线互联设备。()

第3题
A、NAT允许一个机构专用Intranet中的主机透明地连接到公共域中的主机,无需每台内部主机都拥有注册的(已经越来越缺乏的)全局互联网地址
B、静态NAT是设置起来最简单和最容易实现的一种地址转换方式,内部网络中的每个主机都被永久映射成外部网络中的某个合法地址
C、动态NAT主要应用于拨号和频繁的远程连接,当远程用户连接上之后,动态NAT就会分配给用户一个IP地址,当用户断开时,这个IP地址就会被释放而留待以后使用
D、动态NAT又叫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
第4题
A.根据连接距离和规模,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局域网一般限于一个单位、公司、学习或建筑物内部,覆盖范围比较小
C.互联网是一种跨越大地域(省、市或国家)的网络,由端点计算机和通信子网构成
D.计算机网络是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软硬件设备互连,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第6题
A.实现人机交互和连接时几乎都要通过程序语言来实现
B.适合擅长程序设计的用户使用
C.具有较强的音频处理能力
D.采用描述语言,通过程序设计完成多媒体软件的制作
第9题
A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系统”,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单击“远程”选项卡。
B 打开“开始”菜单,单击“帮助和支持中心”。
C 在桌面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属性”
D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管理工具”选项。
第10题
在北京家庭里,计算机使用最多的是青少年学生,其次是父亲,再次是母亲。调查表明,能够在学校里上计算机课的青少年达 76%,14.2%的青少年还加入了计算机兴趣小组或社团。
北京的青少年使用互联网做得最多的是与朋友通信、传送图片、与国内外的伙伴交朋友等具有交流功能的事情。
有人担心互联网会把青少年封闭起来,但调查发现,接触互联网后,与朋友接触增加了,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娱乐活动。
专家们指出,如何有效地指导青少年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帮助他们成功地发展自己,已成为学校、家庭以及广大社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北京青少年家中拥有计算机的占:
A.五分之二
B.十分之三
C.五分之一
D.十分之一
第11题
A.互联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主持研制的“阿帕网”(ARPAnet)计划,此计划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冷战时期,于1969年正式启用,当时仅连接了 4台计算机。
B.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构成必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其次,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最后,这些主机必须按照共同的规则 (协议)连接在一起。
C.互联网应用发展中最重要的技术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其中,IP是基本的通信协议,TCP是帮助IP实现可靠传输的协议)和WorldWideWeb(基于超文本协议连接的系统)。
D.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84亿人,仅次于美国的网民人数,居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