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计算机类考试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甲(15岁)和乙(18岁),二人共同实施了盗窃犯罪和故意杀人犯罪。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甲(15岁)和乙(18岁),二人共同实施了盗窃犯罪和故意杀人犯罪。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的共同犯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乙共同进入一幢机关大楼,分头进入办公室盗窃。甲在一间办公室中盗窃完毕后,将报纸堆放在电炉上,接通电源即出办公室按约定与乙在办公楼门口会合,并告知电炉之事。乙听后说:”你小子真够狠的。“二人离去,不久,大楼发生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B.乙还是放火罪的共犯

C.甲实施的放火和盗窃行为属于牵连犯

D.甲实施的放火行为假如被及时扑灭,没有达到销毁罪迹的目的,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男(15岁)与乙女(13岁)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A.构成奸淫幼女罪

B.构成强奸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D.构成猥亵儿童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乙二人共同射击同一目标,甲射中的概率为0.7,乙射中的概率为0.4,问甲乙两人同时射中目标的概率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乙二人共同犯有盗窃罪,在审理的过程中,甲在供述了盗窃罪行后,又揭发了乙还曾犯有抢劫罪。甲对乙犯抢劫罪的揭发属于()。

A.辩解

B.供述

C.自首

D.证人证言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19年5月5日,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网吧上网,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
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50元罚款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县公安局将对孙氏两兄弟的罚款改为各自拘留5日,孙氏两兄弟不服。

问题:

(1)孙氏两兄弟可否不经复议直接对县公安局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其依据是什么?

(2)如孙氏两兄弟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县公安局在诉公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3)如孙氏两兄弟依法提起行政诉公,其起诉期限应该如何计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在淘宝网上的店铺生意不好,嫉妒乙生意红火。丙(15岁)生性聪颖,甲便唆使丙撰写文章指责乙的淘

甲在淘宝网上的店铺生意不好,嫉妒乙生意红火。丙(15岁)生性聪颖,甲便唆使丙撰写文章指责乙的淘宝店,宣扬捏造虚假信息,致使乙的当月收入锐减,对于乙的损失,应如何承担?()

a、由甲承担,同时责令丙适当赔偿

b、甲与丙承担连带责任

c、丙承担赔偿责任

d、甲与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村李某育有甲、乙兄弟二人继承了其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房产,但是房产一直没有进行变更登记。甲长期在外地,由乙实际居住。一日因房屋地基不牢倒塌,对邻房造成一定损害。对此,()。

A.应由乙承担赔偿责任

B.应由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C.应由甲、乙分担责任,并由乙适当多负担

D.甲、乙二人共同共有该房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随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下列对甲、乙所应成立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A.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A.正

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人圈。甲的行为属于不当得利。()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4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二人总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3种B.6种C.12种D.2

4个人排成一行,其中甲、乙二人总排在一起,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3种

B.6种

C.12种

D.24种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