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继续教育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李某与同事王某有过节,李某为泄私愤,将王某作为征婚对象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征婚启事。几个月来,王某接到大量要求见面的电话和信件,给他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对此,正确的是()

A.王某必须先通过人民调解的方式才能解决纠纷

B.王某若选择民事诉讼方式则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

C.王某应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要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D.王某应以侵犯姓名权为由要求李某承担侵权责任

答案

D、王某应以侵犯姓名权为由要求李某承担侵权责任

更多“李某与同事王某有过节,李某为泄私愤,将王某作为征婚对象在一家报纸上刊登了征婚启事。几个月来,王某接到大量要求见面的电话和信件,给他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对此,正确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李某与王某因琐事发生斗殴,李某声称要将王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王某害怕,在李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将李某打死。王某的行为是事前防卫,属于防卫过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李某与王某有矛盾,李某声称要将王某杀死,并去商店买了一把菜刀。王某害怕,在李某从商店回来的路上用猎枪将李某打死,王某的行为是防卫过当。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王某与李某是邻居关系,2004年7月中旬,王某未将其空调室外机安装在物业指定位置,而是安装在正对李某房门的位置,导致影响李某的生活安宁。李某遂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王某拆除空调室外机并赔偿精神损失。王某的行为即违反了《民法通则》中关于()的规定。

A.邻里关系

B.相邻关系

C.共用

D.所有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吵架被打,发誓报仇,欲将王某的工厂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工厂,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外面狗叫声,怕被人发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李某与张某婚后购买了一套房屋并登记在李某名下,2017年2月,李某将该房以正常市价卖给王某,并办理了产权转移手续。同年10月,张某与李某离婚时才发现该房己卖给王某。张某遂将王某告上法庭,要求判决买卖合同无效并返还房屋。本案中()①法院会支持张某的诉求,因为该房星卖给王某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②房屋买卖合同一定有效,因为王某是以正常的市价购买到涉案房屋③该房屋的所有权归王某,因为涉案房屋已经完成了所有权转移手续④房屋买卖合间可能有效,因为王某对该房屋真实情况可能并不知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以下行为中,属于违法使用个人金融信息的有()

A.小张是某券商的理财经理,在朋友聚餐时,炫耀自己名下管理的客户有某知名影星,该影星名下有金融资产XX亿元

B.李某是某券商柜员,为人比较仗义,为了帮助好兄弟王某争夺家产,将王某配偶赵某在该营业部的资产信息提供给王某

C.某银行与某券商有合作,代销该券商某款产品,理财经理吴某将客户王女士的个人身份信息提供给了该券商的工作人员郭某

D.某券商与某商业机构共同举办活动联合获客,工作人员陈某将所收集的客户个人身份信息全部提供给了该商业机构的销售顾问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王某与李某系单位同事,王某为一般职工,李某为部门经理。某日,王某与李某所在单位被盗,李某个人被盗债券价值1万元。李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又在单位内召集职工说明政策,要求作案者投案自首。王某怀疑是其同学张某所为,因为张某曾到单位来找过王某。王某感到李某对其产生怀疑,害怕李某将其开除,产生了一种花钱买平安的心理,便私下约见李某,声明债券并非其所偷,但可以由其支付李某1万元了结此事,并签订了还款协议,并要求李某不要让他人知道,也不要再追究。李某同意后,王某支付给李某1万元,李某也并未将此事报告公安机关。后盗窃犯张某因另案被捕,供认李某的债券也是其盗取。公安机关知道王某与李某之间私下了结此事后,即对王某进行审问,排除了王某参与犯罪的嫌疑。王某遂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李某认为所得款项合法,不同意返还,王某诉至法院。问:1)王某与李某之间签订的还款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2)王某可否依据不当得利要求李某返还所得款项?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王某和李某是同事,2000年10月王某因办理出国手续向李某借款3万元,并立字据约定王某在出国前将钱款还清。此后王某出国,在国外生活了3年,期间李某与王某一直电话联系,但是双方对借钱一事却只字未提。2003年12月30日王某回国,李某因盖房急需钱,找到王某,王某表示尽快还,并在原字据上写下“2004年1月30日前还清”。2004年2月10日李某再找王某时,王某称债务早已过诉讼时效,不用返还。问:1)李某对王某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已经届满?2)王某在字据上写下的“2004年1月30日前还清”的行为有何效力?3)李某能否通过诉讼要回王某欠他的钱?4)若2000年10月李某借给王某钱时,双方未在字据中约定还款期限,则2003年王某回国时李某请求王某还款能否得到法院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团游览处地势险峻的景点时,众人争相拍照,该团游客李某不慎将王某撞下陡坡摔伤,而此前张某未提示游客注意安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旅行社对王某不承担赔偿责任

B.李某对王某不承担赔偿责任

C.旅行社应当对王某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D.张某应当对王某承担赔偿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下列合同中,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的是()

A.11周岁的小学生甲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一本故事书

B.田某将一瓶假“茅台”酒作为真“茅台”酒与王某订立的买卖合同

C.8周岁的张某未经其父母同意,擅自接受老师赠与的一支钢笔

D.李某将王某交给他保管的一台电视机擅自卖给刘某而订立的买卖合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将王某杀害后,以王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甲除构成故意杀人罪外,还构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B.饭店老板乙以可乐兑水冒充洋酒销售,向实际消费数十元的李某索要数千元。李某不从,乙召集店员对其进行殴打,致李某被迫将钱交给乙。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

C.职员丙被公司辞退,要求公司支付5万元补偿费,否则将所掌握的公司商业秘密出卖给其他公司使用。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D.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送给国家工作人员刘某5万元。获取不正当利益后,丁以告发相要挟,要求刘某返还5万元。刘某担心被告发,便还给丁5万元。对丁的行为应以行贿罪与敲诈勒索罪实行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